时间:2012-07-17 14:12
作者:龙安调味食品
点击:158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各种饮食陷阱,关于饮食健康的话题在现代社会备受人们重视。如何改善饮食生活质量,提高饮食生活条件,成为现代人最关心的事情。近六年来,关于食品健康的风波不断,许多大品牌大企业纷纷抵触食品质量红线。不仅国内品牌如此,国外品牌也在食品安全界掀起轩然大波。近段时间,食品领域中许多声名显赫的大品牌纷纷陷入“质量门”当中,类似“美赞臣”,“惠氏”等洋奶粉品牌也屡次触及质量红线,人们不禁感慨,这个社会还有多少食品不存在质量问题。
这些年,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纷纷被人们所发现,从三聚氰胺,瘦肉精到现在,许多广受国内消费者信赖的国际企业纷纷接二连三的陷入各种“质量门”风波当中,公众,专家和舆论不禁为种种食品安全问题而大跌眼镜。
其实许多国外品牌质量产品都比较好,一般不会在产品质量上出现较多的问题,但近几年,许多大型企业接二连三,频繁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这种现象实属罕见。人们不禁疑惑,食品安全问题在当下频繁出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罕见的现象。
在零售领域,国际巨头如沃尔玛被查出假冒绿色猪肉事件后,近日又被查出在售电风扇“质量问题严重”,家乐福被曝出“价签门”等弄虚作假、价格欺诈的行为。不久前,联合利华旗下知名茶产品品牌立顿被曝出采购价格低廉、品质较次的“大路茶”,成本每斤仅10元人民币,却在广告中描述自己“好茶叶来自好茶园”。
这些全球化的洋巨头在华所作所为是不是店大欺客?又是什么原因造成洋品牌的“南橘北枳”现象?一连串的疑问在拷问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这些赫赫有名的洋品牌在华违规大行其道,且屡次触碰“红线”,固然有其内部管理疏漏、消费者太过迷信,甚至崇拜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国人维权意识弱的原因,但这些都是外因,内因却是我国不健全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和松散的执法和守法环境,“挠痒痒”似的处罚,权力与处罚不对等,造成这些洋品牌不像在国外“犯事”后那般紧张,违法成本过于低,拿犯事不当事。
凡是企业都要追求利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能遭到巨额罚款或失去市场,因此,企业尤其是洋企业非常重视自己的声誉。但现实情况却是部分洋品牌在中国连续被曝质量问题后,国内市场销售依然增长强劲。
比如,有些引起社会关注、消费者强烈反映的食品安全事件,如果发生在欧美国家,需要面临极为惨重的经济代价,动辄上亿元的处罚就已经罚得关门。
外资跨国企业在国外守规矩而在中国屡屡犯规,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执法环境问题。其实不管是百年老店还是世界500强,企业是经济性动物,追求利润是本性。如果执法环境不严,企业肯定会利用这个漏洞盈利。
因此,对于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应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发挥其在公司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长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同行业和国际企业树立标杆和榜样,以不负国际大品牌的美名,这样才能真正在中国市场立足。而对于我们的监管来说,需要监管的不仅仅是食品企业,作为监管制度和监管部门亦应在监管之列。对于消费者而言,不能一味迷信洋名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手投诉”和“用脚投票”,这样企业自然不敢乱来。
如何改善食品安全现状,成为当下最值得人们思考的生活话题。大众们的生活质量要想得到保障,必须要重视食品安全现状的改善。在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够,群众维权意识不强,大企业角逐利润增长等问题都是导致现代人饮食质量得不到改善,食品安全问题大范围出现的主要原因。总之,要想尽快摆脱食品安全阴影,品牌产品质量沦陷的问题,必须监管者,大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日常饮食生活当中,很多人容易忽视了调味料的营养功效。如今,越来越多的调味料不再只是讲究口感需要,更多的企业重视调味料是否能够为老百姓们提供所需营养。惠来县隆江龙安调味食品厂是潮汕地区老字号调味料生产厂家,该厂生产的炒焗佐料精调味料在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当中被广泛应用,是深得大众喜爱的调味料产品。
电话:0663-6340191 地址: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隆江镇葵惠路253号〔邮编:515235〕
Copyright @ 2007-2013 惠来县隆江龙安调味食品厂 粤ICP备14026904号-1